2021年11月19日上午10点30分,外语志愿者社团在红足1一世足球网官方网站226报告厅开展了题为“浅谈会议翻译”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红足1一世足球网官方网站英语笔译硕士点副主任王晓敏老师作为主讲人,外语志愿者社团全体成员参与此次讲座。
(王晓敏老师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
讲座伊始,王老师巧妙发问:“当下的中国时政会议翻译的特点是什么?”与同学们讨论分析了目前中国会议翻译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不考虑受众特点,机械、生硬地翻译中国式概念,多用自创词汇和具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词汇,译文往往生硬难懂。为了从不同角度剖析会议翻译,分享解决思路,她将本次讲座分为三个部分:词汇的选择;标题的翻译;典故、成语和古诗词翻译。
(王晓敏老师讲座现场)
在“词汇的选择”部分,王老师首先以“干部”一词为例,分析对比“Leader” ,“Cadre”和“Official”三种译法的来源及利弊,告诫同学们要深究词义,谨慎取词。而后,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中“旗帜”一词的翻译为例,提醒同学们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源语与目标语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差别,合理使用省译等翻译技巧,使译文简明易懂。丰富的例子让同学们认识到:译者在翻译具有中国特色的句子时,应做到与时俱进,摒弃一些不准确、过时的、甚至会引起负面意义的译法,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在“标题的翻译”部分,王老师指出标题翻译应以“简化”为标准。例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王老师建议将其译为“Chinese Dream”,通过类比“美国梦”(American Dream)指出这一译法的巧妙之处:在考虑到受众的文化背景的同时,以简洁精炼的语言突出重点。
(参会同学认真记录)
在“典故、成语和古诗词翻译”部分,王老师通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翻译(It’s easier to change the course of a river than to change a person’s nature)指出,译者在翻译古诗词时,应注意逻辑关系,把握中英的用语习惯,从而使得译文结构自然、美感不减。此外,还通过“盲人瞎马”、“纸上谈兵”等例子,引导大家深入思考,提醒同学们:在从事这类翻译实践时,务必分析受众、谨慎选词,使译文既不失内涵,又符合目标语习惯。
(王晓敏老师讲座现场)
最后,王老师总结道:不论是会议翻译(口译)还是笔译,译者都应充分理解原文,准确把握其实质,综合考虑受众、选词和语言习惯等因素,同时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译得精准、译得出彩。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舒欢同学表示:“这次讲座让我对翻译的理解更加深入了,在学习中文与英文不同的表达形式后,我在今后的翻译实践中会更加谨慎地选词。”游倩同学表示:“本次讲座中,老师将会议时政翻译‘剖开’来讲,让我明白了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逻辑差异。我们要将翻译落到实处,学会融会贯通。”
文字:杨玲 游倩
图片:毛俐鸿
编辑:毛俐鸿